紅塵參透千千味 金鼎調合粒粒香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
粒粒香御膳老湯精
一個絕密的宮廷秘方
一段百年的傳承歷程
掌握飲食精髓者
實為文化承載者
老湯精歷史源遠流長
跨越百年歷史
歷經五代傳人
味道之魂
御膳老湯精
傳世老湯仿古麻布畫是由西安美院畢業的王俊杰老師和李俊紅等根據傳世老湯彩鉛畫創作,傳世老湯彩鉛畫及傳世老湯故事是北京京味畫家楊信2015年創作撰文,為紀念2014年老湯精配制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書法是三五集團粒粒香股份董事長王東立請義父熊元吉將軍題寫,畫作呈現老湯秘方的傳承故事,此套畫珍藏在三五非遺館傳世老湯館。
八十一歲高齡的熊元吉將軍,1939年2月出生于湖北省天門市盧市鎮宋臺村,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1993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熊元吉少將曾任原第二炮兵某基地政治委員。熊元吉少將有一百余件書法、篆刻作品在有關報刊上發表,曾被有關機構授予"百名中國書畫名家"、"杰出中國藝術家"稱號。
熊元吉將軍曾多次參觀考察三五集團粒粒香股份、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并為企業題寫書法作品上百幅。
百年御膳 傳世老湯
9-1
皇家奢靡之御膳
饕餮盛宴數百年
紫禁城和圓明園里的每一幢主建筑內都有一間風格優雅的作為清五帝長年園居理政之所,很多次國宴和家宴也同樣被安排在這里,萬壽宴、千壽宴、宗室宴、外藩宴、千叟宴、凱旋宴、皇子婚禮宴。按大清家法,凡皇子、皇孫、皇曾孫輩只有在結婚之后才獲準參加家宴。
圓明園中的御膳房負責御膳,處理帝皇膳食,一頓標準的皇家筵席食單是從120道不同口味的菜肴中精細挑選出來的。為了安全起見,每一道端給皇帝的菜,事先必須由內務府記錄下負責烹飪的主廚名字并由值日負責御膳房皰長親自品嘗銀器測試毒后方可。
據史料記載,圓明園內御膳房人數達2300余人,還不包括司膳太監、七品執守侍總管太監、抬水差使太監、專司用膳饌品及供獻節令、坐更等。
皇帝吃飯分傳膳、進膳、用膳三段進行。每次膳前,由總管先呈膳單,膳單上注明用膳的時間、地點、菜品及陪膳人員等名目。
清宮最盛大的盛宴是“滿漢全席”,它始于乾隆年間,慈禧專權時,更為奢侈。每逢皇帝的大婚、千秋、冬至、春節等重大的節日,御宴大開,少則宴桌擺滿丹臺,王公重臣盛裝赴宴;多則宴桌遍布太和殿前,滿漢臣子普浴皇恩,公子王孫遍嘗御宴。
御宴備有山珍、海味、珍禽、異獸、鮮蔬。據載,共有134道熱菜,48道冷盤,點心200余款。開宴時,儀仗排列,鼓樂齊鳴,十分隆重,最后一幕則是群臣爭宴,御品入囊,以示皇恩浩蕩。
9-2
英法強入圓明園
皇家御廚保忠誠
老湯源于金初,宮廷御醫、御廚把各類動物骨頭按一定比例進行搭配混合,再加入天然植物香料及天然中草藥,精編成宮廷老湯的秘方,幾百年來一直封存在皇家御膳《飲膳正要》圖錄中。
咸豐十年(1860年)六月,咸豐帝在圓明園九州清晏的寢宮度過由皇家御用2300多人外加206人等官居員管理的生日大宴,這次萬壽節2月后,英法聯軍就兵臨北京城了。
九月二十二日正值秋分,凌晨時分,咸豐皇帝先是來到圓明園的“鴻慈永祜”,向列祖列宗跪拜叩頭。隨后,咸豐帶領著皇族成員親眷,從東大門出發,逃往熱河行宮。
1860年10月6日,大批高鼻梁、藍眼睛的英法聯軍強行闖進了圓明園搶劫與殺戮。太監、宮女爭相尋找避難的場所。此前掌握著皇家御膳烹調絕技的御廚梁忠,在混亂中將宮內秘藏的秘方揣入懷中,趁著夜色逃離了這座大火包圍的園林,皇上會回來的是他的念想。
9-3
宮廷配方落民間
隱姓埋名為傳承
逃出來的皇家御廚梁忠在隱姓埋名的日子中尋找重新回到圓明園的機會,當年英法聯軍把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洗劫的幾乎片瓦無存,荒淫無度的咸豐駕崩在承德避暑山莊、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政權在動蕩中搖搖欲墜。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恢復圓明園成為永久泡影。
梁忠不敢暴露身份,于是轉行以其它方式謀生。直到1912年清王朝滅亡后,梁忠才重操舊業,在天津的“江南第一樓”擔任領銜“頭灶”廚師。
1919年,一個出身貧苦的揚州來的十三歲學徒引起了梁忠的注意。這孩子叫唐克明,天資聰明,勤奮好學,師徒的關系情同父子,跟著師傅多年的徒弟一直緊隨師傅,唯一的是每天上灶前師傅“吊湯”,永遠都是打發徒弟遠離身邊,當好奇心強的徒弟唐克明問起師傅“吊湯”的事情,師傅總是含糊其辭不愿多說。愛琢磨的唐克明默默的又跟隨了師傅很多年。
終于有一天深夜,早已情同父子的梁忠把唐克明叫到自己房間,在拜過祖師爺彭祖后,才把這個宮廷御膳房絕密 “調湯”的秘方交給了徒弟。
師傅配方時,有時也靠徒弟的悟性,并不一定直接告訴徒弟,口傳心授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接下來他又跟隨師傅7年,終于把宮廷御膳三大菜系學到了手。
他就是老湯的第二代傳人唐克明。
9-4
秉承師教自發奮
老湯終回御膳房
1924年1月1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之后,一路輾轉流離。暫居天津,后偷偷摸摸地逃到了當時的長春,在日本勢力的扶持下,成立了偽滿洲國。溥儀輾轉流亡乃至落腳長春期間,身邊跟隨的人除了一群滿清的遺老遺少之外,還有一個奇怪的人。這個人就是溥儀最得意的御廚唐克明。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為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執政,建年號為“大同”。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并改年號“康德”。 日本帝國主義策劃在長春成立。同年溥儀開始向社會招聘御廚。剛滿二十六歲的唐克明最終經過18天的全面考核,以出眾的廚藝被應召入宮,繼承了師傅的遺愿當選了“滿洲國”末代皇帝的御廚,皇家秘方再次回到了御廚房。
歷史的變遷,那曾經千百年飄揚著山珍海味奇香的御膳房,也同鐘鳴鼎食的帝王們一起為歷史所埋葬,為帝王備膳的無數御廚及后代也所剩無幾了。但是,御廚們創造的高超的烹調技藝,都是當朝者歷經數百年總結出來的結晶并流傳下來。正像溥儀自述所說:“我曾經做了四次皇上。第一次是三歲時繼承先人。第二次是1917年,張勛在北京復辟,我做了十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扶持。第四次是1945年我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人,是和其他中國人民一樣,成為‘集體皇帝’?!?/font>
9-5
兩代御廚傳碩果
絕技流傳到沈陽
唐克明師從清王朝咸豐皇帝的御廚,學到了魯、淮、京菜絕活,調湯尤為拿手,后來唐克明到了沈陽,正是靠著“中華全席(燕翅全席)博得當時東北王張作霖的寵愛。滿清宮廷菜和淮揚菜、魯菜,讓唐克明譽滿東三省。就是這時候,老湯這來自民間的宮廷密制再次回到了民間。
1926年,末代皇家御廚隨著偽滿清政府的倒閉而宣告結束了。解放后,早已在東三省烹飪聲名在外的盛英杰大師,1959年哈爾濱三八飯店周總理來視察工作時,盛英杰大師給周總理做了幾個菜,總理很滿意并親切祝福盛英杰:“你要多培養徒弟,你這行業是崇高的事業,這菜里的意義很大?!薄?960年三八飯店迎來了來自末代皇廚唐克明先生參觀,盛英杰當場跪拜唐克明為師,后唐克明臨終前把兩代御廚總結出“老湯”秘方再次傳給了第三代傳承人盛英杰大師。
9-6
指點江山留精神
傳承老湯舎平生
其實,不僅僅是在為總理掌勺,1964年盛英杰作為中國唯一的烹飪專家組組長出訪古巴,向外賓展示絕技時,他依靠的仍然是他從師父那里多年傳下來的熬湯絕技。老湯、高湯,就是從這雙手下調制出來的。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柬埔寨親王西哈努克來哈爾濱的時候,盛英杰用老湯烹制的佳肴征服了這位異國元首的胃。
9-7
滿漢全席易反掌
老湯秘方來傳承
盛英杰一生一共收徒108人,但是沒有一名弟子掌握了盛英杰的熬湯絕技。顯然,宮廷老湯秘方就在這位86歲高齡的老人手里,他要傳給誰呢?有詩為證。
滿漢全席如反掌,唯老湯秘方久久貼身藏,本有徒弟可信賴,一線單傳到龍江,徒盛英杰聰明又善良。
今日龍江大師烹調盛譽冠八方,宴元首迎外邦佳佳肴上席備受贊揚。
默然從業數十載,老湯秘方未張揚。
無數個日日夜夜盛英杰老人苦思冥想,花甲已近九十經過數百年傳承的宮廷御膳秘方老湯難道要從我這代人手中消失嗎?不能不能,絕對不能,在我有生之年一定找到一位可以把老湯發揚光大的機會或傳承給有想法的人,這樣老湯才能弘揚下去。這個想法跟隨著盛英杰很多年。
9-8
薪火傳承求發展
任重道遠囑真誠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憨厚的中年漢子引起了盛英杰的注意。這人就是1995年《中國火鍋》一書的作者,此書在烹飪界小有聲譽。他雖然不是廚師出身,但對餐飲有天生的愛好,尤喜研餐飲方面的研究?;蛟S,老湯的出路就在這里!王軍,走入了盛老的法眼。餐后,盛老沒有多言,只是要求王軍在合適時間去拜訪他。
幾十年間,盛老徒弟們收了一批又一批,但盛老始終沒有把珍藏的秘方傳給這些徒弟,他一直在尋找、物色合適的人選。誰將擔得起這上百年文化遺產重任,都將是個謎。
2009年6月8日,一場隆重的拜師儀式在哈爾濱金春大酒店舉行。作為中國烹飪大師,三代老湯傳承人的盛英杰老人出人意料,他將自己視為生命的“老湯秘方”傳給了并不是廚師的王軍。一個敢擔當的復員老兵。
新世紀,牛年旺。
耄耋大師盛英杰,
手托秘方心難放。
愿把老湯惠世人,
美味佳肴從天降。
來人通報是王軍,
一身樸實人開朗。
此人盛老久聞名,
味業集團董事長。
世有味素雞精,
皆是外國首創。
如何勝外做到味品閃光。
請盛老支招揚中華氣象。
兩人一拍即合,盛老正有此愿。
擇日召開盛會,滿堂群情激蕩。
王軍叩首拜師,秘方接到手上。
從此宮廷老湯,變作鮮花四放。
盛大師破例收王軍為徒,在現場百多位徒弟的監督下盛老親自將他從兩代宮廷御廚傳下來的老湯秘方鄭重交給了王軍。
三五味業集團,
制成味品百樣,
猶如天女散花,
撒向人間天壤。
老湯精,
粒粒香,
品牌亮,
御膳進入百家旺。
9-9
人叫人 千聲不語
味叫人 點手而來
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董事長王軍出生在阿城,從小深受金源文化、滿族文化的熏陶。自從從事調味品業,就立志研究滿族飲食老湯的奧秘。他遍訪名師,雖然不是廚師,但對烹飪及調味料有著獨特的情感。然而,王軍是否真的能如老人之愿,將這一百多年的宮廷秘方發揚光大呢?
按照王軍的說法:我手里的秘方是幾代宮廷御廚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這些大師手中很多的配方及很多的技藝,比如說北京的烤鴨、老字號的醬菜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一種活態的傳承形式,它必須要通過人來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人如果沒有了,那就出現了人亡技絕這樣一個狀態,所以說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一定要抓住這個傳承,使它活態的傳承下去,讓古老的宮廷秘方最大、最長久、更直接的為廣大民眾服務。
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研發生產的“老湯精”自投放市場以來,受到餐飲烹飪行業的一致好評,市場供應量年年遞增。
老湯精配制先后被哈爾濱市政府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龍江省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味使之出味,無味使之入味
老湯精凝結著幾代人心血智慧的結晶,三五集團董事長王軍做為第四代傳承人,不但將其傳承下來,更讓其香飄四海,揚名天下。
多年以來,三五集團粒粒香股份在原滋原味的保持傳統配方的基礎上,進一步采用科學手段,選用優質的鮮味原料、香料以及新鮮的動植物提取物,尊照嚴格的熬制工藝熬制成老湯,最后濃縮成老湯精,粒粒香老湯精,是純正的中國味道,粒粒鮮香。
【編輯/邱明宇 圖/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