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長子陳昊蘇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回憶父親叮囑
你們自己學習要好,就可以做很多事兒
▲陳昊蘇
陳昊蘇出生于1942年5月,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歷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會長等職,退休后曾任北京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是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新京報記者 何強 攝
今年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明年1月6日,是陳毅元帥逝世50周年紀念日。
國慶節前夕,陳毅元帥長子陳昊蘇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回憶父親。陳昊蘇說,“父親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到外邊去說你的父親是誰,在軍中擔任什么職務。你們自己學習要好,將來就可以做很多事兒;而不是因為你是誰家的孩子,將來什么事兒都可以做了。不要以為你是司令員的兒子,就不學習、不用功,到時什么都有了,不能有這種依賴思想?!?/span>
今年是建黨百年。陳昊蘇說,“每個時代,都需要艱苦奮斗,只是奮斗的內容不同。面對未來新挑戰,更要堅定不移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起來向前走,遇到難題就會解決?!?/font>
談 家庭教育
父親總是提醒,不要到外邊說你的父親是誰
新京報:小時候父親對你們管得嚴嗎?
陳昊蘇:我們家是慈父嚴母。戰爭年代,父親的工作很忙,他在前方,母親張茜帶我們兄妹幾個在后方,到了上學年紀就上學了。一般人家的孩子,放學回來后父親都要問一問學得怎么樣。父親沒有時間,但還是很關心,有空他就會寫一封信來,鼓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偶爾的軍旅途中,他也會問一問學習情況。
但這樣的家庭教育很少。有時要打伏擊,顧不上我們,父親就把我們兄妹送到老百姓家里幫忙照看。我記得有一次,要行軍打仗了,他給我們找了個毛驢,旁邊有兩個筐,把我和兄弟兩人都裝在了筐子里,跟著部隊走。
全國解放以后,我們家在上海安頓下來,父親兼任上海市市長和華東軍區司令員兩個職務,在上海、南京間往返奔波。
從小在軍隊生活,我們也習慣了這種生活,也理解父親。偶爾見到父親后,都很高興,我們叮囑他要保重身體,他叮囑我們要聽媽媽的話,守紀律。這些我們都努力去做,不能讓父母親為我們操心。
相較于父親,母親是嚴厲的。從小母親就要求我們要養成好習慣,吃飯要洗手、要講衛生,比較嚴格,但父親忙于工作,不會管得太細。我們見到母親都害怕,而父親從來不對我們發脾氣,見到父親都很放松。
▲陳毅元帥與妻子張茜(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你曾說,“父親常常跟我們說不能躺在他的功勞簿上?!边@樣的提醒多嗎?
陳昊蘇:父親也不是每次都這么說。他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到外邊去說你的父親是誰,在軍中擔任什么職務。你們自己學習要好,將來就可以做很多事兒;而不是因為你是誰家的孩子,將來什么事兒都可以做了。不要以為你是司令員的兒子,就不學習、不用功,到時什么都有了,不能有這種依賴思想。將來你到工作崗位上后,大家看的不是你是誰的兒子,而是要看你有沒有本事和能力。
1961年,父親給我們寫了一首詩《示兒女》:“應知重實際,平地起高樓。應知重理想,更為世界謀。我要為眾人,營私以為羞?!彼笪覀円t虛謹慎,嚴以律己,加強修養,腳踏實地。
父親的這種教導是一貫的,在日常言行舉止中要求我們,不要擺出一副高干子弟的架勢來,這樣反而讓人家看不起。
▲陳昊蘇
談 詩人情懷
父親以軍旅詩人的方式,實現了他的文學夢想
新京報:陳毅元帥除了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的身份,也被稱為革命詩人。你怎么理解父親的詩人情懷?
陳昊蘇:父親幼年在四川生活時,就對四川的文化非常用心。他從小有一個文學夢想,就是長大后成為一個詩人。后來他在北京參加工作后,寫了不少詩歌,他對文學夢想是很執著的。參加革命后,給雜志投稿少了,行軍打仗途中對戰事有感而發、著成詩歌。他以軍旅詩人的方式,實現了他的文學夢想。
母親曾經評價父親的詩作說,他的詩詞是“他自己堅持戰斗、辛勤工作的紀實,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同時代人在毛主席指引下進行社會革命與建設事業中經過的歷史道路”。時過境遷,母親的評價看起來依然準確到位,意義深遠。
新京報:父親的詩對你是不是也有影響?
陳昊蘇:我上高中的時候,在學校也喜歡寫詩,但我讀父親的詩并不多。當時,他的詩沒有集納出版,家里有一些存稿,也不給我們看,并不知道父親會寫那么多詩歌。后來社會上流傳著父親《梅嶺三章》等著名篇章,對我們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1972年1月6日父親不幸病逝,母親繼患重病。她在患病時毅然擔起整理編輯父親詩詞作品的重任,我作為長子在旁邊承擔謄寫抄錄的具體工作。一邊整理一邊抄寫,更多地了解到父親是一個很勤奮的詩人,他把生活經歷、戰斗經歷記錄下來,同時也加深了我對父親詩作的理解。后來我寫詩時,把父親寫詩的一些習慣等學會了,有人說,你寫的詩歌和陳毅元帥很像。
今年是父親誕辰120周年,明年1月是他逝世50周年。前不久,我從歷年寫的懷念詩作中挑選出50篇編印成集,以這種方式表達對父母雙親半個世紀每時每刻縈繞心頭的緬懷與思念。
新京報:陳毅元帥逝世時,毛主席參加了追悼會。當時的場景是怎樣的?
陳昊蘇:1972年1月10日,父親的追悼會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毛主席要來參加。下午三點快開始時,毛主席來到了追悼會現場。很多人沒有想到,我們家人也沒有想到。毛主席向母親問了父親的一些情況,并表示慰問和哀悼。他對我們兄妹四人說:“你們要努力奮斗!陳毅同志是一個好人,是立了功勞的?!?/font>
父親戎馬一生,生前雖然遭遇了一些逆境,但他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相信中國一定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出困境,走向輝煌。
▲陳毅元帥與毛主席(受訪者供圖)
談 不忘初心
每個時代都需要艱苦奮斗,只是奮斗的內容不同
新京報: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各地都在舉行紀念活動。你怎么看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保護英烈?
陳昊蘇: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一直很重視保護英烈,但后來社會的價值觀多元化,慢慢把先烈的貢獻忘掉了,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一個明星去世了,社會上都在悼念,但一位英雄去世卻鮮有人知?,F在正本清源,倡導正確價值觀念,把崇敬英烈放到國家高度是完全正確的。
新京報:今年是建黨百年,應該如何不忘初心,繼承好革命先輩的遺志?
陳昊蘇:首先要對什么是初心大力宣傳,否則時間長了,很多人不知道百年以前的事情了。其次,對于錯誤思想要敢于批評斗爭。很多人認為,革命年代需要流血犧牲、需要奉獻,現在和平年代不需要了。這是錯誤思想,他不了解革命任務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特點。
每個時代,都需要艱苦奮斗,只是奮斗的內容不同。革命年代面對列強,國人的愛國心就是要到前線去抵御列強入侵,需要流血犧牲?,F在表達愛國心是我們如何建設好國家,讓人民生活得更美好。這個初心和戰爭年代的初心是一致的。我們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
新京報記者 何強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