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三師分會在北京亞奧國際酒店成功舉辦了紀念“黃克誠誕辰120周年”座談會,94歲的新四軍三師老戰士田宗豪、黃克誠大將子女黃楠、黃煦、黃晴、黃梅攜家屬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
黃克誠子女(前排左起:黃楠、黃煦、黃晴、黃梅)在活動現場
黃克誠子女(前排左起:黃楠、黃煦、黃晴、黃梅)在活動現場
陳毅元帥之子陳昊蘇、羅榮桓元帥之女羅北捷、朱德元帥外孫劉武、彭德懷元帥侄外孫張峰、粟裕大將之女粟惠寧、陳賡大將之女陳知進、譚政大將之子譚競先、羅瑞卿大將之子羅箭、張云逸大將之孫張曉龍、徐海東大將外孫女徐梅梅、肖勁光大將孫女肖雨青、鄧子恢副總理之女鄧小燕、譚震林副總理之子譚曉光、陳士榘上將之子陳人康、李天佑上將之子李亞明、楊得志上將之女楊秋華、韓先楚上將之子韓毅、劉亞樓上將之女劉煜鴻、洪學智上將之女洪煒、韋國清上將之子韋肖毅、賴傳珠上將之子賴小鵬等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后代出席座談會。同時,參加座談會的還有許多新四軍、八路軍后人,與會嘉賓從不同角度結合先輩之間的革命友誼,共同回顧了大將黃克誠光輝、曲折的一生。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
座談會上,黃克誠之女黃楠代表家屬作了題為《我父親的一生》發言,講述了黃克誠不同歷史時期憂國憂民的情懷。
黃克誠之女黃楠代表家屬發言
黃楠回憶說:“文革”期間我們去監獄看望他,那時,他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整個人非常憔悴。他與我們見面后,討論的不是生活如何如何,而是哪個工廠又革新了,哪個地方又發現礦藏了,李四光的理論能不能找到石油,這些對國家的發展很重要,我當時感到很驚愕。
他被關了那么多年,從來沒想過自己過得好不好,也沒想過孩子們過得究竟怎么樣。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國家如何發展,想著如何才能把國家建設得更好。開始我有些不理解,后來逐漸理解了父親,明白了共產黨人為什么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因為那個時代有一大批像他這樣的共產黨人,他們當小兵的時候不怕死,打起仗來不要命。他們當了大官兒還能做到不怕死,始終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最重。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他們摸索著前行,一步一個腳印,兩步一個跟頭,把中國的命運抬到了自己肩膀上來。
黃楠講述父親黃克誠為彭德懷所作的《江城子·憶彭德懷》
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即便是受到不公正待遇,被罷官免職、失去自由,他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仍然無怨無悔,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也決不動搖。他寫過一首《紀實》的詩:無端入獄亦尋常,且把牢房做學房。日習楷書百余字,細研經典兩三章。粗糧淡菜情偏好,板床薄褥睡也香。尚有閑情覓閑趣,斗居旋轉樂洋洋。用來記錄自己在那一段時期的生活心態。
張曉龍
張曉龍會長代表北京新四軍研究會作了講話。他說:新四軍三師在抗日戰爭期間,殲滅了日偽軍六萬余人,為華中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作為這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員黃克誠同志更是我軍的傳奇人物。他當過司令員、政治委員、總后勤部部長、總參謀長,長征中還當過軍委衛生部的部長。他德才兼備,文武雙全,這在我們全軍的高級干部中也實屬罕見。當年,就連年長他九歲的毛澤東主席都尊稱他為黃老,彰顯了他對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黃克誠大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即便是遭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待遇,他仍然堅持真理、剛直不阿。不隨波逐流,客觀公正地評價毛澤東主席的貢獻和毛澤東思想,撥亂反正。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仍然想到的是不必要浪費國家的資財,把藥品留給能工作的同志,自己堅持不吃藥,表現出我們共產黨人崇高的風范和優秀的品質。
洪煒
開國上將洪學智之女洪煒作了《父親洪學智與黃克誠伯伯在新四軍三師》的發言,簡述了父親洪學智從1942年到新四軍三師,到1946年赴北滿工作的4年間與黃克誠認識合作的過程。
洪煒介紹說:他們的合作十分默契,我的父親非常敬佩和敬重黃師長。黃伯伯既是他的領導,又是他的老師。黃師長也很重視我父親的軍事才華。兩個人在生死考驗中,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義。
9月22日,我去了八寶山,在黃伯伯的墓前三鞠躬。我思緒萬千,感慨萬千。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無私奉獻給了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作為晚輩,我敬仰他具有高尚的政治品德,堅強的黨性原則。我敬仰他敢于直言,堅持真理,具有老一輩共產黨人的風骨,堪稱是共產黨人的楷模!
因疫情原因,郴州市紀委副書記、黃克誠大將的侄子黃宜未能到場。
開國中將吳信泉長孫女、新四軍三師研究會副會長吳真真作為代表發言。
田宗豪
94歲的新四軍三師老戰士田宗豪激動地說:“鐵馬金戈一生,從容勛勞永在?!苯裉斓男腋I?,使我們更加懷念黃克誠老將軍,他曾經與苦難的鹽阜大地人民,共同生活戰斗了五年多時間。是他帶領新四軍三師子弟兵和鹽阜的鄉親父老們,開創建立了蘇北抗日根據地,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和汪偽頑軍,干凈徹底地消滅了無惡不作的地方武裝匪徒,還百姓一個平安。
黃師長當年風華正茂,視野宏闊、思維辯證,他手筆新穎,布局謀長遠,開局打基礎,謀局抓重點,解局定政策。通過軍民共建,生產生活一派生機,樹人育德,從善如流。根據地百姓日子雖不富裕,但能當家做主、揚眉吐氣。黃老將軍把毛澤東主席的主張,朱德總司令的扁擔精神,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折不扣地結合蘇北的地方民風民俗,繼承中華文明,儼然使蘇北成為“小延安”,一個堅強的紅色基地。
田宗豪自己寫了一首《七律》告慰大將黃克誠:迎風秣馬面狂酋,威武之師普春秋。赤縣英雄克誠老,建功鹽阜鑄鐵流。騰空利劍軍魂在,御敵長纓護金甌。衛戍藍天銀燕舞,巡江碧海航母游。
劉廣科
劉廣科是黃克誠大將晚年身邊的工作人員,1978年入伍,1979年在黃克誠身邊工作。他介紹說:黃老一生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80年代初,離天安門不遠的一處院子,就是黃老的住所。據說這處房子是上世紀40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代過于久遠,門窗走形變樣關閉不嚴,到了冬天滿屋子透風。夏天雨季來臨,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外面不下了,屋里面還在滴水。黃老臥室床的上方有塊天花板朽爛脫落,只好請服務單位的木工用五合板兒頂上,防止往下掉土。
秘書考慮到首長的安全,想改善一下他老人家的住房條件,便和有關部門協商后,準備了大修房子的方案。待確定材料款到位后,秘書向黃老匯報了修繕房子的事情。黃老問的第一句話是修房子需要花多少錢?秘書說大概花幾萬吧。黃老當即否定了修繕房子的方案。
陳昊蘇
原新四軍研究會會長、陳毅之子陳昊蘇作總結講話。他說:1928年湘南起義時,黃老參加了永興暴動,走上武裝革命的道路。為中央蘇區的創建、鞏固和發展,以及后來的兩萬五千里長征都做出過杰出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領八路軍主力東進,在山東開辟革命根據地。后來進入蘇北,參與到華中抗日根據地創建的戰略行動之中。再后來三師進入東北,成為我軍轉戰東北的主力。為創建鞏固東北根據地,為后來的戰略決戰,為遼沈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陳昊蘇寫了一首詩,用來紀念黃克誠大將120周年誕辰:萬里征程創業奇,四軍抗日贊三師。青春鏖戰山河改,戰略雄風正卷席。百戰豐功黃大將,英名不朽頌年輕。忠誠向黨平生志,報效人民一片情。紅色基因傳萬代,中華特色鑄光榮。新征戰士追先烈,奮斗百年向大同。
高辛茂捐獻自己創作的油畫《提燈謀戰略》
新四軍三師衛生部部長高良之子高辛茂,向座談會捐獻了自己創作的油畫《提燈謀戰略》,畫面上描繪的是黃克誠師長夜晚提燈查看地圖,與同志共同研究部署作戰方案。黃克誠之子黃煦代表家屬上臺接受了這幅畫并向其表示感謝。
合影留念(部分)
座談會結束后,與會的百余位受邀嘉賓共同合影留念。
撰文:王向明
視覺:王學民
統籌:張喜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