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x0ppm"></dl>
  • <ins id="x0ppm"></ins>
        <big id="x0ppm"><blockquote id="x0ppm"></blockquote></big><object id="x0ppm"><strong id="x0ppm"></strong></object>
        <rt id="x0ppm"><div id="x0ppm"><dfn id="x0ppm"></dfn></div></rt>

        <rt id="x0ppm"><strong id="x0ppm"><li id="x0ppm"></li></strong></rt>
        <blockquote id="x0ppm"><source id="x0ppm"></source></blockquote>

        中華龍

        王軍館長與來參觀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的外國留學生合影

        首屆三五將軍文化月共和國將軍林開園將帥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澤東主席嫡孫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國將軍合影

        紀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為共和國開國將帥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譜敬獻花籃

        2018年“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群體)頒獎典禮在哈爾濱電視臺舉行

        王軍榮獲2018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獎

        開國將帥林

        當前位置: 首頁 > 將帥傳奇 > 三五文化網 | “我軍的好管家”張賢約中將

        三五文化網 | “我軍的好管家”張賢約中將

        2023年10月23日 08:42:20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訪問量:1171 作者:張少難
        圖片來自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

        張賢約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親歷和見證了鄂豫皖根據地的開辟、長征、敵后抗戰、保衛延安、解放大西北等重大事件。新中國成立后,他在我軍后勤工作領導崗位上任職多年,被尊稱為“我軍的好管家”。1955年,張賢約被授予中將軍銜。

        率領先遣支隊馳騁于冀豫邊區

        張賢約1912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縣南溪下灣村(今屬安徽省金寨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11月,六霍起義爆發,成立了霍山西鎮革命委員會。一個選擇在張賢約心里逐漸明晰且愈發堅定,“參加窮人的隊伍,鬧革命去!”參加紅軍后,張賢約先后任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長、師長,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開辟川陜蘇區的斗爭以及反“圍攻”戰斗。1935年3月參加長征,率部3次跋涉茫茫草地,最終成功北上,勝利完成長征。

        盧溝橋事變爆發后,張賢約所部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教導團,由他擔任團長。面對日軍的囂張氣焰,他并沒有畏懼,而是抱定必勝的信念,并時常鼓勵大家。他說:“我們誓與日本人決一死戰,只有勇往直前之態,決沒有孬種后退之理”“不把他們趕回老窩,決不罷休!”1937年11月,張賢約受命擔任一二九師先遣支隊支隊長,從山西和順出發,奔赴冀豫地區開辟抗日根據地。此時的冀豫邊區,除了潰軍的劫掠,還有地方勢力借著“抗日”的名義武裝自己,爭奪地盤。先遣支隊剛進駐時,當地百姓以為又是敗軍或土匪武裝,對支隊持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面對不明真相的百姓,張賢約派出戰士沿街張貼宣傳標語、耐心向群眾解釋黨的抗日政策和八路軍的使命宗旨。張賢約根據打擊少數反動分子、團結大多數人士的方針,懲治罪惡、收編各路武裝,不斷擴大抗日力量。在作戰方面,先遣支隊或是配合八路軍主力,或者聯合當地抗日武裝,同日偽軍展開不屈不撓的斗爭。在張賢約的努力下,先遣支隊下屬5個游擊大隊均發展為團級建制的規模,“賢約支隊”在老百姓中的名氣越來越大。

        1939年11月,張賢約調任一二九師干部輪訓大隊隊長。次年赴延安八路軍軍政學院學習,1942年又轉入中央黨校學習。1944年3月,正在中央黨校學習的張賢約被任命為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副旅長兼參謀長,主要負責拱衛延安。

        延安保衛戰中受到毛澤東親自接見

        抗日戰爭勝利后,張賢約升任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旅長。1947年3月,胡宗南糾集25萬兵力進攻延安。于是,正在富縣進行戰斗總結的張賢約及新四旅干部,又奉命火速趕往延安。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次回來竟然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

        撤離延安之前,在陜北的一個窯洞中,毛澤東接見了張賢約等保衛延安的軍政干部。最初,中央作出撤離延安的決定,一部分百姓、戰士甚至干部是不理解的,自長征結束后就一直扎根在延安,突然撤離在情感上很難接受。為此,毛澤東向張賢約等同志講述了“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道理,并鼓勵大家“少則一年,多則二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聽完這樣一席話,張賢約等人心情舒暢多了,尤其是十六字的方針,他們牢牢記在心里。毛澤東還請大家留下來吃個便飯。飯后,毛澤東握著張賢約的手說,如果我們舍不得幾孔窯洞,那人家怎么舍得南京、上海、北平、西安呢?這些話,讓張賢約認識到黨中央從延安轉移的戰略意義。

        3月18日,在張賢約率領的新四旅以及西北野戰兵團各部的掩護下,毛澤東和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順利撤離延安。黨中央撤出延安后,張賢約率領的新四旅與其他兄弟部隊密切配合,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此后,張賢約又率部參加解放西北的各大戰役,尤其是取得宜瓦戰役勝利后,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評價,指出“這次勝利改變了西北的形勢,并將影響中原的形勢”。新中國成立時,張賢約仍然戰斗在西北一線。

        和平年代為后勤工作殫精竭慮

        1949年10月,張賢約率部進軍新疆,兼任迪化(今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1955年,張賢約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此后,張賢約主要任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為我軍后勤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5年5月,張賢約調任總后勤部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面對舊有的《軍用汽車運輸管理條例》已經不適宜形勢變化的情況,他親自組織相關業務骨干,認真分析借鑒蘇聯軍隊車輛管理經驗、吸取朝鮮戰場上志愿軍車輛管理工作的相關制度,并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進行新條例的起草工作。在文件起草期間,張賢約尤為認真,凡是不清楚、邏輯不順暢的地方,一定要弄到明明白白、邏輯嚴密為止。在他的努力下,195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部《汽車拖拉機管理條例》(草案)正式頒布,標志著我軍車輛管理工作開始走上正規化的道路。

        在總后勤部部長洪學智的建議下,1982年總后黨委決定派干部對全軍的邊海防進行調查,以期解決邊防官兵的實際生活問題。本來,時任總后勤部副部長的張賢約年已七十,且調研工作艱苦,總后黨委便沒有安排他參加。得知情況后,在他的一再要求下,總后黨委決定由他帶隊對南線沿海及島嶼進行調查。正如洪學智上將回憶道,“張賢約副部長率領的南線海島調查組,乘船到了西沙。由于海上風浪大,艦艇顛簸厲害,人人都吐得臉色蠟黃,硬是走完了每一個執勤點”。張賢約總結的調查情況,為總后勤部解決邊防官兵實際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此后,邊防官兵的住宿、飲食、醫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步得到有效解決。

        1988年,張賢約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2年,張賢約因病逝世,享年90歲。


        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張惠
        評論區
        發表評論

        評論僅供會員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校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教育部 中國現代教育網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網警110
        鄭重聲明:本站全部內容均由本單位發布,本單位擁有全部運營和管理權,任何非本單位用戶禁止注冊。本站為教育公益服務站點,禁止將本站內容用于一切商業用途;如有任何內容侵權問題請務必聯系本站站長,我們基于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嚴格履行【通知—刪除】義務。本單位一級域名因備案流程等原因,當前臨時借用網校二級域名訪問,使用此二級域名與本單位官網權屬關系及運營管理權無關。三五文化網 特此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ICP證 京ICP備1300262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網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聯系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65號
        聯絡QQ:1360781304 網站值班電話:18004606931
        北京網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僅提供技術支持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亚洲精品hd,国产v亚洲精品,6080久久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