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水旺大師
贈送開國少將陶瓷肖像1261—1320
(二十二)
唐三彩是唐代低溫彩釉陶器的總稱,在同一器物上,黃、綠、白或黃、綠、藍、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時交錯使用,形成絢麗多彩的藝術效果。三為極數,“三彩”也是多彩的意思,并不專指三種顏色。其種類以人物、馬匹、駱駝、器皿等最具代表,并以其造型的豐腴端莊,色彩的絢麗燦爛,裝飾的極妍盡美,被廣泛應用于皇家貴族觀賞、宮廷園林裝飾、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2008年6月,唐三彩傳統燒制技藝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唐三彩是中國彩陶藝術的巔峰之作,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文化史和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觀賞收藏價值。
1955年至1964年,共授予和晉升1614位開國將帥,其中元帥10位,大將10位,上將57位,中將177位,少將1360位。
開國少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798位將領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后至1958年相繼授予8位將領少將軍銜。1961年至1963年之間,共晉升233名大校軍官為少將軍銜。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位軍官晉升為少將軍銜。
綜上,共1360位將軍在首次實行軍銜制時期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們為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過重大貢獻,因此被人們稱之為“開國少將”。
文章排序按照開國將軍姓名筆畫進行排序整理(1261-1320)
1261.開國將軍賴光勛少將
1262.開國將軍賴春風少將
1263.開國將軍雷欽少將
1264.開國將軍雷永通少將
1265.開國將軍雷英夫少將
1266.開國將軍雷紹康少將
1267.開國將軍雷起云少將
1268.開國將軍雷震少將
1269.開國將軍訾修林少將
1270.開國將軍路揚少將
1271.開國將軍路遐少將
1272.開國將軍詹大南少將
1273.開國將軍詹少聯少將
1274.開國將軍詹化雨少將
1275.開國將軍鮑啟祥少將
1276.開國將軍鮑奇辰少將
1277.開國將軍解長林少將
1278.開國將軍解方少將
1279.開國將軍闕中一少將
1280.開國將軍慕生忠少將
1281.開國將軍慕湘少將
1282.開國將軍蔡長元少將
1283.開國將軍蔡長風少將
1284.開國將軍蔡永少將
1285.開國將軍蔡炳臣少將
1286.開國將軍蔡愛卿少將
1287.開國將軍裴志耕少將
1288.開國將軍裴周玉少將
1289.開國將軍裴宗澄少將
1290.開國將軍管松濤少將
1291.開國將軍廖成美少將
1292.開國將軍廖仲符少將
1293.開國將軍廖運周少將
1294.開國將軍廖步云少將
1295.開國將軍廖述云少將
1296.開國將軍廖昌金少將
1297.開國將軍廖明少將
1298.開國將軍廖政國少將
1299.開國將軍廖冠賢少將
1300.開國將軍廖海光少將
1301.開國將軍廖鼎祥少將
1302.開國將軍廖鼎琳少將
1303.開國將軍漆遠渥少將
1304.開國將軍譚開云少將
1305.開國將軍譚天哲少將
1306.開國將軍譚友夫少將
1307.開國將軍譚友林少將
1308.開國將軍譚文邦少將
1309.開國將軍譚右銘少將
1310.開國將軍譚知耕少將
1311.開國將軍譚善和少將
1312.開國將軍翟毅東少將
1313.開國將軍熊飛少將
1314.開國將軍熊兆仁少將
1315.開國將軍熊作芳少將
1316.開國將軍熊伯濤少將
1317.開國將軍熊應堂少將
1318.開國將軍熊挺少將
1319.開國將軍熊奎少將
1320.開國將軍熊晃少將
賴光勛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永定縣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瑞金紅軍學校青年隊隊長,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測繪教員兼測繪隊隊長,晉冀魯豫軍政大學副校長,中原野戰軍第 6 縱隊第 16 旅副旅長兼參謀長,第二野戰軍第 12 軍第 35 師副師長兼川東軍區壁山軍分區副司令員。建國后,任第 12 軍第 35 師副師長至新疆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03頁
賴光勛少將 福建永定人(1914-2003)30cm*20cm
賴春風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永寧人。1928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井岡山地區六縣指揮部傳令排長,紅 6軍團第 18 師 53 團營長,八路軍留守兵團教導營營長,八路軍南下支隊第 3 大隊參謀長,中原軍區第 1縱隊副參謀長,平原省軍區副參謀長兼軍政干部學校校長。建國后,任軍事師范學校校長至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04頁
賴春風少將 江西寧岡人(1913-1993)30cm*20cm
雷 欽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上杭縣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12軍 103 團宣傳員,中央軍委一局三科科長,抗日軍政大學第 2 大隊政治指導員,第 3 大隊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通訊聯絡處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第 1 旅政治委員。建國后,任第二野戰軍駐武漢辦事處主任至第 64 軍第 190 師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0頁
雷 欽少將 福建上杭人(1915-2014)30cm*20cm
雷永通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江西興國縣人。1932 年 9 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 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1 軍團第 4 軍第 10 師政治部科員,軍委二局電臺臺長、股長,軍委二局整理科副科長,軍委第三處處長,熱河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第四野戰軍第 46 軍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后,任海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至海軍學院第二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2頁
雷永通少將 江西興國人(1918-1969)30cm*20cm
雷英夫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河南孟津縣人。1938 年 1 月參加山西新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新軍教導師軍士第 2 團 7 連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 115 師晉西南獨立第1 游擊支隊宣傳員,中央軍委總參謀部作戰部資料研究室副主任,華東野戰軍第 10 縱隊第 29 師團副團長,第三野戰軍第 28 軍第 83 師參謀長。建國后,任師參謀長至解放軍后勤學院副教育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3頁
雷英夫少將 河南孟津人(1921-2005)30cm*20cm
雷紹康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北大悟縣人。1930 年 2 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鄂豫皖紅軍獨立第 1 師 3 團排長,紅 31 軍 93 師司第 279 團參謀長,八路軍第 129 師第 386 旅 772團營長,冀南軍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鄂豫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湖北軍區副參謀長。建國后,任湖北軍區副參謀長至軍事學院軍事科學研究部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4頁
雷紹康少將 湖北大悟人(1913-1974)30cm*20cm
雷起云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陜西澄城縣人。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本縣武裝暴動后轉入地下工作,后任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敵工站站長,太岳軍區敵工部科長,晉冀魯豫軍區第 4 縱隊 10 旅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戰軍第 13軍第 37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第13 軍政治部主任至昆明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5頁
雷起云少將 陜西澄城人(1915-2007)30cm*20cm
雷 震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湖北黃陂縣人。192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紅四方面軍第 4 軍第 12 師 36 團排長,紅 9 軍第 27 師 79 團團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 3 縱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太岳軍區中條山軍分區司令員,遼寧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 45 軍參謀長。建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48 軍副軍長至福建省軍區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1頁
雷震少將 湖北黃陂人(1906-1993)30cm*20cm
訾修林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山東陽谷縣人。1935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 年 5 月參加八路軍。曾任山東省莘縣保安隊政治處主任,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滏西支隊政治處主任,第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 10 縱隊 29 旅政治部主任,湖北軍區襄陽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建國后,任湖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至解放軍鐵道兵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6頁
訾修林少將 山東陽谷人(1915-1978)30cm*20cm
路 揚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河北臨城縣人。1937 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內邱縣委秘書,八路軍第 129 師先遣支隊第 2團政治處主任,晉察冀軍區前線報社社長,晉察冀野戰軍第 3 縱隊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 63 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建國后,任第 19 兵團兼陜西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至河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7頁
路揚少將 河北臨城人(1917-2001)30cm*20cm
路 遐 少將
1961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遼寧開原縣。1937 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第115 師政治部敵工部干事,晉察冀軍區第十軍分區參謀長,遼北昌圖縣保安團團長,東北軍政大學訓練部副部長,中南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建國后,任軍事學院訓練部研究室編輯主任至成都軍區副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8頁
路遐少將 遼寧開原人(1909-1998)30cm*20cm
詹大南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安徽金寨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15 軍團保衛局科員,第 28 軍直屬隊特派員,八路軍第 120 師 358 旅716 團政治處組織干事,晉察冀軍區第十二軍分區司令員,晉察冀軍區第 2 縱隊 8 旅副旅長,冀熱遼軍區代司令員,華北軍區第 209 師師長。建國后,任副軍長至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3頁
詹大南少將 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30cm*20cm
詹少聯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湖北黃安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25軍第 75 師224 團看護長,紅 15 軍團第 78 師衛生部部長,八路軍第 129師衛生部醫生訓練隊隊長,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衛生處處長兼醫院院長,中原野戰軍第 6 縱隊衛生部部長,第二野戰軍第 3 兵團衛生部副部長。建國后,任中央軍委衛生部干部處處長至海軍后勤部衛生部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4頁
詹少聯少將 湖北紅安人(1917-2003)30cm*20cm
詹化雨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安徽金寨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28軍手槍團團長,新四軍教導大隊大隊長,第 2 師兼淮南軍區副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 2 縱隊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 25 軍政治委員。建國后,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作戰部軍務局局長至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5頁
詹化雨少將 安徽金寨人(1911-1984)30cm*20cm
鮑啟祥 少將
1961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河南商城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25 軍戰士,紅 15 軍團 75 師 223團政治委員,八路軍第 115 師 344旅 688 團營政治教導員,新四軍第 3師 23 團團長,熱河軍區第 39 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留守處主任兼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公安部隊第 10 師、第 12 師政治委員至廣東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1頁
鮑啟祥少將 河南商城人(1913-1967)30cm*20cm
鮑奇辰 少將
1961 年授少將軍銜。山東臨清人。1938 年入陜北公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長,魯中軍區政治部組織科科長,華東野戰軍第 8 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山東兵團、第三野戰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建國后,任第三野戰軍暨華東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至解放軍軍事學院政治部主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2頁
鮑奇辰少將 河北臨西人(1916-2007)30cm*20cm
解長林 少將
1964 年授少將軍銜。山東聊城縣人。1938 年 4 月參加八路軍,同年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魯西北范筑先部第 10 支隊第 1 團 1 連政治指導員,黃河支隊第 3 團政治處副主任,魯西軍區政治部敵工部副部長,魯西軍區第三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第 8 旅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大學高級研究班政治委員至武漢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0頁
解長林少將 山東聊城人(1917-2002)30cm*20cm
解 方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吉林東豐縣人。1936 年 4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東北軍工委委員、第51 軍工委書記,中央軍委情報部三局局長,八路軍呂梁軍區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副參謀長兼參謀處長,第四野戰軍 12 兵團參謀長兼第 40 軍副軍長。新中國成立后,任第 40 軍副軍長至解放軍后勤學院副院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19頁
解方少將 吉林東豐人(1908-1984)30cm*20cm
闕中一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永定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通信隊區隊長,中共中央外交部聯絡總站協理員,新四軍第 7 師獨立團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 7 縱隊 19 師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戰軍第 32 軍 95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師政治委員至舟嵊要塞區政治委員兼中共舟山地委書記。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6頁
闕中一少將 福建永定人(1910-1995)30cm*20cm
慕生忠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陜西吳堡人。1930 年 2 月參加革命。1933 年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吳堡縣委軍事委員,陜北紅軍第二作戰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山陜特委軍事部參謀長,晉綏軍區第九軍分區司令員,中共山西河津縣委書,第一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建國后,任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政治部主任,西北軍區進藏部隊政治委員至甘肅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8頁
慕生忠少將 陜西吳堡人(1910-1994)30cm*20cm
慕 湘 少將
1964 年授少將軍銜。山東蓬萊人。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曾任太原犧盟會特派員,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對敵斗爭委員會秘書,綏蒙軍區陶集騎兵支隊政治委員,騎兵旅第 65 團政治委員,綏遠軍區第 23師政治部副主任。建國后,任代理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志愿軍第 36軍 107 師副政治委員至總政治部八一電影制片廠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7頁
慕湘少將 山東蓬萊人(1917-1988)30cm*20cm
蔡長元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四川宣漢人。1933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9軍第 27 師 79 團通信班班長,團宣傳隊隊長,晉察冀軍區政治部青年科科長,第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第 3 縱隊 9 旅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 63 軍 189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志愿軍第 63 軍189 師師長至陜西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0頁
蔡長元少將 四川宣漢人(1917-1995)30cm*20cm
蔡長風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吉水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鄉蘇維埃政府秘書,紅 1 軍團第 2 師供給處處長,八路軍第 115 師 343旅 685 團供給處主任,濱海軍區后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山東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供給部部長。建國后,任第 10 兵團后勤部部長至海軍后勤部副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1頁
蔡長風少將 江西吉水人(1910-2001)30cm*20cm
蔡 永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江西泰和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1 軍團第 2 師 4 團政治處青年干事,師政治部青年科科長,八路軍第 115師第 343 旅 685 團政治處青年干事,東北民主聯軍第 2 縱隊第 6 師 17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第 39 軍 116 師副師長。建國后,任第 49 軍 145 師師長至福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29頁
蔡永少將 江西泰和人(1919-2001)30cm*20cm
蔡炳臣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河南商城人。1932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第 25 軍 73 師 217 團班長,商城縣第五區游擊支隊政治指導員、便衣隊隊長,游擊隊隊長,新四軍第 2 師 4 旅 11 團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哈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 40 軍 118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師政治委員至解放軍鐵道兵政治部副主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2頁
蔡炳臣少將 河南商城人(1915-1978)30cm*20cm
蔡愛卿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岳陽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3軍團第 8 軍第 4 師 9 團排長,紅 8軍第 4 師 11 團參謀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 1 縱隊中隊長,太岳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豫西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河南軍區警備 2旅旅長。建國后,任中南軍區高炮師師長至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3頁
蔡愛卿少將 湖南岳陽人(1913-198)30cm*20cm
裴志耕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河北大名人。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大名縣委書記,中共張家口地委書記,冀魯豫軍區第 2 支隊政治部特派員,冀魯豫軍區第六軍分區政治委員,中原野戰軍第 11 縱隊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戰軍第 17 軍政治部主任。建國后,任中共遵義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治委員至空軍學院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4頁
裴志耕少將 河北大名人(1907-1997)30cm*20cm
裴周玉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平江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3軍團第 3 師 7 團排長,紅 28 軍特派員,八路軍第 120 師 358 旅 716 團特派員,晉綏軍區公安局副局長,西北野戰軍第 8 縱隊、第 8 軍、綏遠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后,任第 23 兵團政治部主任至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兼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5頁
裴周玉少將 湖南平江人(1913-2015)30cm*20cm
裴宗澄 少將
1964 年授少將軍銜。山東濟南人。1938 年參加八路軍。1939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膠東抗日游擊隊第 3 支隊 7 大隊分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 5 支隊 21 旅 62 團副營長,膠東軍區第 13 團團長,華東軍政大學膠東分校校長,膠東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建國后,任華東軍區司令部作戰處副處長至濟南軍區副參謀長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6頁
裴宗澄少將 山東濟南人(1915-2003)30cm*20cm
管松濤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山東巨野人。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 年參加八路軍。曾隨東北軍第57 軍到山東濱海地區對日作戰,后任八路軍濱海軍區獨立旅參謀長,濱海支隊參謀長,東北挺進縱隊第 2支隊支隊長,第四野戰軍第 40 軍153 師師長。建國后,任師長至解放軍高級炮兵學校副校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7頁
管松濤少將 山東巨野人(1902-1966)30cm*20cm
廖成美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龍巖人。1935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閩西紅軍龍 (巖)南(靖)漳(州)游擊隊司務長,龍巖游擊隊政治委員,新四軍第 2支隊 4 團副營長,新四軍第 2 師第 6旅 18 團政治委員兼路西軍分區定合縣總隊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12 縱隊 34 旅旅長,第三野戰軍第34 軍 102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師政治委員至第二炮兵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0頁
廖成美少將 福建龍巖人(1916-2001)30cm*20cm
廖仲符 少將
1961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遼寧開原人。193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 年參加八路軍。曾任八路軍駐冀豫獨立第 2 師代表兼參謀主任,青年抗日游擊縱隊第 3 團副團長,東北人民自治軍龍江軍區第 3 支隊支隊長,第四野戰軍第 42 軍 155 師師長。建國后,任軍參謀長至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9頁
廖仲符少將 遼寧鐵嶺人(1913-2001)30cm*20cm
廖運周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安徽淮南人。1926 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南昌起義后奉命赴安徽做兵運工作,后任抗日同盟軍第 2 師 9 團團長?;春鹨壑新什科鹆x,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第二野戰軍第 14 軍 42 師師長。建國后,任沈陽炮兵學校校長至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1頁
廖運周少將 安徽淮南人(1903-1996)30cm*20cm
廖步云 少將
1964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福建武平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12軍第 36 師政治部宣傳隊宣傳員,紅1 軍團第 2 師第 2 團政治處技術書記,八路軍第 115 師 343 旅 685 團連政治指導員,晉綏軍區第 17 支隊支隊長,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 15 團政治委員任,第四野戰軍第 12 兵團兼湖南軍區政治部副秘書長。建國后,任湖南軍區郴縣軍分區副政治委員至四川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2頁
廖步云少將 福建武平人(1914-2008)30cm*20cm
廖述云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北石首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3軍軍醫所司藥,紅 2 軍團衛生所所長,八路軍第 120 師司令部隊列參謀,第 120 師第 358 旅 8 團參謀長,晉綏野戰軍獨立 2 旅參謀長,西北野戰軍第 3 縱隊獨立 2 旅參謀長,第一野戰軍第 3 軍 7 師參謀長。建國后,任第 18 兵團工兵師師長至解放軍工程兵司令部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3頁
廖述云少將 湖北石首人(1915-1994)30cm*20cm
廖昌金 少將
1964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上猶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8軍第 23 師 64 團排長,紅 6 軍團 17師 48 團營長,新四軍第 1 支隊 2 團營長,浙西軍分區參謀長,膠東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蘇南軍區淞江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后,任江蘇公安總隊司令員至江蘇省軍區副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4頁
廖昌金少將 江西上猶人(1906-1972)30cm*20cm
廖 明 少將
1964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安福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贛省政治保衛隊偵察員,紅 6 軍團直屬政治處總支書記,八路軍第 120師 359 旅 717 團政治處主任,南下支隊第 4 大隊支隊政治委員兼湘東軍分區第二政治委員,中原野戰軍第 2 縱隊 359 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第 2 軍 5 師副政治委員。建國后,任新疆軍區直屬政治部主任至伊犁軍區司令員,第二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38頁
廖明少將 江西安福人(1911-1988)30cm*20cm
廖政國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河南息縣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黃安獨立團副連長,紅四方面軍補充團代團長,新四軍第 3 支隊 6 團營長,蘇浙軍區第 4 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 1 縱隊 1 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20 軍參謀長。建國后,任志愿軍第20 軍副軍長至南京軍區炮兵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5頁
廖政國少將 河南息縣人(1913-1972)30cm*20cm
廖冠賢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寧都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1軍團第 12 軍第 35 師 103 團連政治指導員,中共甘肅鎮原縣委宣傳部部長兼武裝部部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 4 縱隊 13 旅政治委員,中原野戰軍第 4 縱隊 10 旅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 13 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建國后,任軍副政治委員至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6頁
廖冠賢少將 江西寧都人(1914-1983)30cm*20cm
廖海光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酃縣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贛軍區獨立 1 師師部通信員,紅 2 軍團第 6 師 17 團政治委員,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第 6 大隊政治協理員,南海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南海地委書記,華東野戰軍第 13 縱隊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第 24 軍政治委員。建國后,任第 25 軍政治委員至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7頁
廖海光少將 湖南酃縣人(1915-1993)30cm*20cm
廖鼎祥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8 軍團、紅 5 軍團連政治指導員,紅四方面軍第 31 軍直屬政治部青年干事,晉察冀軍區第 2 軍分區特務營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晉察冀野戰軍獨立第 5 旅副旅長,第 20 兵團 68 軍 202 師師長。建國后,任志愿軍第 68 軍副參謀長至炮兵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8頁
廖鼎祥少將 江西廣昌人(1918-1995)30cm*20cm
廖鼎琳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江西吉安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1軍團炮兵營通信員、警衛員,中央教導師連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連政治指導員,冀中軍區第七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十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建國后,任第 37 軍獨立騎兵旅政治委員至炮兵學院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49頁
廖鼎琳少將 江西吉安人(1915-2017)30cm*20cm
漆遠渥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安徽金寨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4軍第 11 師 36 團政治處宣傳股股長,紅 4 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八路軍第 129 師第 385 旅 769 團政治處宣傳股股長,第 385 旅 769 團政治委員,華北軍區補訓兵團政治部主任,第 68 軍政治委員兼軍長。建國后,任第 68 軍政治委員至空軍后勤部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0頁
漆遠渥少將 安徽金寨人(1915-2012)30cm*20cm
譚開云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江西永新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 3 軍第 8 師 22 團排長,陜北獨立 2 團政治委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二、第五大隊隊長,山東警備 3 旅政治委員,東北民主聯軍第 3 縱隊 9 師政治委員,東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建國后,任東北軍區、沈陽軍區干部部部長至蘭州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2頁
譚開云少將 江西永新人(1913-2003)30cm*20cm
譚天哲 少將
1964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湖南茶陵人。1932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學校第四期學員,紅 6 軍團司令部機要科科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員,鄂北軍分區第 2 團政治委員,鄂北軍分區第2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 47軍衛生部政治委員。建國后,任海軍聯合學校第三分校政治委員至海軍學院政治部主任。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1頁
譚天哲少將 湖南茶陵人(1912-1998)30cm*20cm
譚友夫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河南燦縣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 7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第 4 軍第 10 師政治部宣傳員,紅 4 軍 1O 師 29 團政治處主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 8 縱隊 23旅 67 團政治委員,陜南軍區第 12旅政治委員。建國后,任陜南軍區安康軍分區司令員至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3頁
譚友夫少將 河南新縣人(1917-1976)30cm*20cm
譚友林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湖北江陵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3 軍政治部青年干,紅二方面軍第 32 軍 96 師政治委員,任新四軍第 4 支隊竹溝留守處教導隊隊長兼政治委員,新四軍第 4 師 12 旅旅長,松江軍區哈北軍分區司令員,第39 軍副軍長。建國后,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 39 軍副軍長至蘭州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4頁
譚友林少將 湖北江陵人(1916-2016)30cm*20cm
譚文邦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湖南茶陵人。1932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贛軍區獨立師政治部組織部干事,紅 6 軍團 49 團政治委員,河北平山縣游擊支隊司令員,八路軍第120 師特務團政治委員,佳木斯軍區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第 42 軍 125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師政治委員至湖南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5頁
譚文邦少將 湖南茶陵人(1911-1987)30cm*20cm
譚右銘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四川云陽人。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云(陽)奉(節)邊區特委書記,八路軍第 115 師教導 2 旅宣教科科長,膠東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華東野戰軍第 9 縱隊 25 師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第 20 軍政治部主任等。建國后,任志愿軍第 20 軍副政治委員至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6頁
譚右銘少將 四川云陽人(1910-2015)30cm*20cm
譚知耕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河南光山縣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 年 8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第 4 軍第 12 師政治部宣傳員,紅 31 軍軍部偵察參謀,新四軍司令部政治指導員,蘇浙軍區第 3 縱隊第 7 團團長,華東野戰軍第 4 縱隊 11 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 23 軍第 68 師、69 師師長。建國后,任軍參謀長至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7頁
譚知耕少將 河南新縣人(1917-2001)30cm*20cm
譚善和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茶陵縣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8軍 23 師政治部宣傳干事,紅 6 軍團第 16 師特派員,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政治處組織股股長,冀魯豫軍區后勤部政治委員,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軍械處處長,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政治委員。建國后,任西南軍區工兵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至烏魯木齊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8頁
譚善和少將 湖南茶陵人(1915-1991)30cm*20cm
翟毅東 少將
1964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山東臨邑人。1938 年參加八路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 4 支隊排長至魯中軍區第10 團團長,膠東軍區第 4 師 10 團團長,第四野戰軍第 42 軍 124 師師長。建國后,任師長至內長山要塞區司令員,后調國防科委工作。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59頁
翟毅東少將 山東臨邑人(1917-1974)30cm*20cm
熊 飛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湘潭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東南獨立師師部副官,紅 6 軍團第 46團副政治委員,八路軍總兵站政治處主任,魯中軍區第三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警備 3 旅政治委員,膠東軍區新 6 師政治委員,第 32 軍 94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至廣東省軍區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0頁
熊飛少將 湖南湘潭人(1910-2000)30cm*20cm
熊兆仁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永定人。1929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福建軍區獨立 9 團排長,閩西南游擊支隊 3 大隊大隊長,新四軍第 2 支隊 4團連長,蘇浙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蘇浙皖邊區司令部司令員,皖南軍區副司令員。建國后,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至福建生產建設兵團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4頁
熊兆仁少將 福建永定人(1912年出生)30cm*20cm
熊作芳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河南新縣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第 4 軍第 10 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金川省委組織部部長,新四軍游擊第 6 大隊政治委員,鄂豫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兼中共第一地委書記,鄂東軍區副政治委員,鄂豫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后,任河南軍區潢川軍分區司令員至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5頁
熊作芳少將 河南新縣人(1913-1994)30cm*20cm
熊伯濤 少將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湖北黃陂人。1926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紅 1 軍團第 2師參謀長,八路軍第 115 師獨立團參謀長,河南軍區參謀長,松江軍區參謀長,第四野戰軍 49 軍副軍長。建國后,任公安部隊副參謀長至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6頁
熊伯濤少將 湖北黃陂人(1904-1975)30cm*20cm
熊應堂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北黃安人。1928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總部特務隊分隊長,紅四方面軍第 4 軍 10 師 29 團團長,新四軍第 1 支隊 1 團團長,第 7 師 19旅副旅長,華東野戰軍第 7 縱隊 19師師長,第三野戰軍第 25 軍副軍長。建國后,任空軍軍長至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浙江省軍區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7頁
熊應堂少將 湖北紅安人(1911-1996)30cm*20cm
熊 挺 少將
1955 年授予少將軍銜。安徽金寨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 28 軍246 團政治處秘書,新四軍第 4 支隊7 團政治處民運股、組織股股長,新四軍第 2 師 4 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新四軍第 2 師獨立旅政治部副主任,華中軍區軍工部政治委員。建國后,任蘇北軍區警備 9 旅政治委員至南京軍區工程兵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2頁
熊挺少將 安徽金寨人(1905-1981)30cm*20cm
熊 奎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福建永定人。1931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12 軍第 34 師 102 團排長,紅 1 軍團第 1 師 3 團參謀長,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部參謀,晉察冀軍區第 7 團團長,華北野戰軍第 15 縱隊參謀長,第一野戰軍第 62 軍參謀長。建國后,任西康軍區參謀長至云南省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1頁
熊奎少將 福建永定人(1912-1994)30cm*20cm
熊 晃 少將
1955 年授少將軍銜。湖南瀏陽人。1930 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鄂贛獨立師連副政治指導員,八路軍第120 師 359 旅 717 團政治處教育股股長,中原軍區鄂北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河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 2軍 6 師政治委員。建國后,任今烏魯木齊軍區焉耆軍分區政治委員至新疆軍區副政治委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名錄》(2006版)
第三卷 第663頁
熊晃少將 湖南瀏陽人(1913-1996)30cm*20cm
作者簡介
高水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三彩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文物學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美國亞裔美術家協會理事。其作品“唐三彩女俑”榮獲首屆中國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八人駝”榮獲首屆中國文物仿制品暨民間工藝品展金獎,“黑勾頭馬”榮獲中國旅游交易博覽會金獎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湯精配制代表性傳承人、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軍歡迎您的到來!
王軍,1951年11月出生于哈爾濱阿城,1969年12月參軍成為空降兵部隊戰士,1971年7月調空軍某高炮部隊援老抗美,出國作戰15個月,1972年11月完成使命回國,1974年1月退役回鄉務農,工廠當過工人,做會計,任廠長,1985年被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授予哈爾濱市首屆鄉鎮企業家。1987年阿城市政府錄用為國家干部,1990年調阿城市鄉鎮企業局建材公司工作,1991年辭職創辦民營三五味業。2005年成立三五味業集團。2006年被評為第三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2008年當選第十屆黑龍江省政協委員。
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董事長
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館長
哈爾濱三五非遺博覽館館長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老湯精配制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
2018年黑龍江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
2019首屆黑龍江最美退役軍人
哈爾濱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哈爾濱三五味業集團控股的哈爾濱粒粒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前身哈爾濱三五調味品有限公司1995年)。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注冊資金3500萬元。占地面積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擁有4條現代化復合調味品生產線,現有職工235人。
公司以“傳承文化,回報社會,創造美味,樂品人生”為核心理念,以“安全、營養、功能、方便”為產品特征,公司本著“做精、做強、做久”的發展目標,打造百年“老字號”,讓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三五味業的“粒粒香老湯精”企業愿景。
御膳老湯精:“老湯”是指使用多年的鹵煮禽、肉的湯汁。因為保存的時間 越長,湯汁所含的芳香物質越豐富,香味越濃,鮮味越大,故稱之 為“老湯”。在味精、雞精發明之前,老湯是中華傳統鮮味料。
御膳老湯精的歷史源遠流長,跨越百年歷史,歷經五代傳人。老湯精源于清朝咸豐皇帝御廚梁忠,是宮廷御膳制作過程不可缺少的珍貴秘方,老湯采用純天然鮮味原料、香料及新鮮的動植物提取物,運用宮廷秘方,結合傳統熬制工藝,熬制成老湯,濃縮加工成顆粒狀。不僅使用方便,更加突出了老湯的鮮美口味,使菜肴味香濃郁,味鮮突出,味厚持久。是廚師及家庭烹飪的專用鮮味料。更美味、更安全、更健康、更科學。
2017年粒粒香御膳老湯精獲“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
2019年粒粒香御膳老湯粉獲“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認證”
2014年老湯精配制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2008年列入哈爾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列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始建于2011年,是全國唯一一家以弘揚將軍文化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建筑面積為5000多平方米,館名由原沈陽軍區司令員劉精松上將題寫。館內設有七個展館,分別為將帥藝術館、將軍藝術館、開國將帥館、將帥風采館、老紅軍與士兵館、偉大領袖館、將軍書畫館。共展出藏品種類60余種,共計31500余件。
共和國開國將帥林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栽種1614棵云杉松,配置洛陽唐三彩高水旺大師贈送的開國將帥陶瓷肖像,代表著共和國開國將帥的革命精神永駐!在2017年首次舉辦的開國將帥林緬懷活動中,共迎來了129位開國將帥的后代258位。他們在父輩的云杉松下澆水、獻花,并將從家鄉帶來的土培在了樹下,表達著對父輩的無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這里是:
萬古長青的不朽豐碑,世代相傳的精神家園?。?!
截止2020年7月,來到開國將帥林參加緬懷儀式的共計426位開國將帥的1127位后代!
開國將帥園由共和國將帥龍門、開國將帥堂、36位軍事家雕像、難以忘卻的記憶長廊等景觀組成。
將軍文化園是由偉大領袖毛主席漢白玉石雕、龍騰盛世石刻長廊、千名將軍墨寶八卦碑林、將軍樓等景觀組成,每處景觀都記載著一段傳奇故事。
博物館以將軍文化為精髓,獨辟蹊徑,以獨特的形式和全新的視角,展現了開國將帥們的愛國情懷、革命精神和光輝業績。博物館還收藏了1150位共和國將軍的13500多幅書畫作品,2015年成功申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9年哈爾濱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未來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將繼續以傳承紅色基因,牢記歷史使命為己任,為傳播紅色文化而努力奮斗。
館長助理:186 8676 0866
博物館: 0451-5322 8135
郵 箱:sanwuwe****@163.com
中國將軍文化網網址:www.bcgjmki.cn
地 址:哈爾濱市雙城區新興工業園區將軍路1號
查看更多開國將帥資料,請關注公眾號:開國將帥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