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河子殲滅戰
■袁長立
秀水河子鎮,隸屬于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是個僅有500余戶人家的村鎮。秀水河子,南通新民、沈陽,北接康平,東至開原,西鄰彰武,四通八達,地居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
1946年2月上旬,國民黨軍集中新6軍一部及第52、第13軍共6個師的兵力,分三路向沈陽方向開進。其中,北路第13軍第89師分由阜新、彰武地區出動,向法庫方向攻擊前進。2月11日,第89師一個加強團孤兵冒進,遠離主力,進占秀水河子。東北民主聯軍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秀水河子打了出關以來第一個漂亮的殲滅戰。
當時,在秀水河子一帶活動的是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和第3師第7旅。由于在兵力上占有優勢,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當即決定,以第1師第2團和第7旅第19團擔任主攻,分別由北向南、由西南向東北攻擊;第1師第1團和第7旅第21團擔任輔攻,由西北和東南兩個方向對進;第1師第3團為預備隊;第7旅第20團和1個保安團負責打援。
戰斗命令下達后,官兵情緒高漲,決心奮勇殺敵。各連隊之間的挑戰書和應戰書,戰士們的決心書,還有營與營、團與團之間的競賽書,紛紛送到連部、營部、團部和師部。人民群眾也動員起來了,一些熟悉秀水河子地理情況的村民,主動擔任部隊的向導,這更激起了我軍消滅敵人的勇氣。
13日黃昏,東北民主聯軍第1師首先發起攻擊。第2團第8連連長張文祥率領部隊向秀水河子東北制高點發起沖擊。登上山嶺,見敵人的機槍正在猛烈地射擊,張文祥一躍而起打倒機槍手,猛地奪過機槍。正當他帶領部隊繼續前進的時候,不幸被子彈擊中,壯烈犧牲。戰士們見連長倒下了,怒火中燒。他們喊著“為連長報仇”的口號,殺向敵陣。敵人見勢不妙,發射燃燒彈,在陣地前沿筑起一道火網。沖上去的戰士變成了“火人”,有的撲倒不動了,有的在雪地上翻滾著。
第1師的攻擊方向受阻,第7旅的陣地卻異常平靜。原來,這是事先的戰術安排。第7旅第19團故意晚20分鐘發起攻擊,以迷惑敵人,使敵人將兵力和火器投注到第1師方向。時機成熟后,第7旅迅速發起猛烈攻擊,出其不意攻打敵人。這時,第1師第2團迅速突破敵陣地。與此同時,其余方向的攻擊部隊一齊開火,我軍官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入村內,與敵展開白刃格斗。
激戰至下半夜,敵第52軍一個團前來增援,在距秀水河子5公里遠的地方,被我軍打援部隊阻擊。經過一夜苦戰,第1師和第7旅于次日拂曉進至敵指揮所前。一部分敵人突圍西逃,被我軍預備隊全部俘獲。
秀水河子戰斗,共殲敵1600余人,其中俘虜副團軍官以下900余人,繳獲各種火炮30余門、機槍100余挺、步槍800余支、汽車32輛及大量彈藥和電臺等。戰斗結束后,中央軍委來電嘉獎:“在秀水河子殲滅敵五個營甚喜。在頑敵進攻下如能再打兩次這樣的戰斗,國民黨將不能不承認我在東北地位?!?/font>


資料圖:黑龍江省新四軍研究會文工團在東北民主聯軍將士紀念塔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