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1914年出生于廣西臨桂。這位外表看似文靜的“儒將”一生七次負傷,其中一次是從死人堆里抬出來的。李天佑能打硬仗、善啃硬骨頭,在軍中被傳頌為“敢打敢為的虎將”,足以證明其實力強勁。1944年毛澤東在延安接見李天佑時稱贊他“真不簡單”。新中國成立后,李天佑在廣西剿匪中又立下汗馬功勞,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能打硬仗,七次負傷
參加革命初期,機智勇敢的李天佑就立下功勞。1929年10月28日,由張云逸以右江督辦的名義,邀請企圖扼殺革命力量的警備第三大隊隊長熊鎬到百色商談防務,不滿16歲的李天佑奉命“甕中捉鱉”。熊鎬剛坐下,李天佑便勇敢上前,用駁殼槍抵在他腰間逼其就范。這是李天佑加入共產黨以來首次承擔重任,展現出他過人的膽識。
1930年4月,紅7軍奉命攻打榕江縣。因敵人占據高墻的地利,紅軍從早攻到晚也未能攻下城樓。按照以往規矩,特務連不會輕易出手,但李天佑越看越急,轉身從隊伍里挑選了十幾名老兵,迎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沖上前去。他往磚墻縫隙里砸早就準備好的竹釘,一邊砸一邊投擲手榴彈,借助竹釘帶領戰友翻上城墻,最終攻下城樓。在戰斗中,他大腿負傷,血流如注卻渾然不知。從此,紅7軍都知道了李天佑的大名,并稱其為“小老虎連長”。
1932年2月,在贛州之戰中,李天佑帶領的特務連擔負著攻城敢死隊的任務,奉命從東城門發起進攻。借著炮彈硝煙的掩護李天佑冒死沖在前方,不幸身中3彈摔下城墻。戰斗結束后戰士們打掃戰場,小戰士從尸體堆里發現了李天佑,哭喊著說連長犧牲了,將他當作尸體抬了回來。正準備挖坑下葬時,生命力驚人的李天佑竟睜開了眼睛,稱得上是死里逃生。3個月后,他傷勢痊愈重新歸隊,擔任紅7軍58團副團長。彭德懷覺得這位猛將很有潛力,同年夏天便選派他到瑞金中國工農紅軍學校上級干部隊學習,意要將他培養成一名有勇有謀的“上級干部”。
1937年8月,李天佑被任命為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團長。上任不到1個月,就參加了平型關大捷。在這場戰斗中,面對日寇猛烈炮火,李天佑和副團長楊勇精誠合作,成功扛下正面戰場壓力,為兄弟部隊迂回包抄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此后,李天佑多次親自率部沖鋒,身體屢遭重創,病痛使他無法繼續正常工作。1938年他被送往蘇聯一邊治病一邊學習軍事理論。1944年3月,他剛剛輾轉回國抵達延安,就得到毛澤東百忙中接見,并稱贊他:能讓楊勇當你副手,真不簡單!先熟悉熟悉延安,有你用武之地!
有勇有謀,鍛造勁旅
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李天佑找到了用武之地,再次展示出足智多謀、能征善戰。1948年3月初,四戰四平的戰斗即將打響,時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縱隊司令員的李天佑再一次擔任攻城總指揮。這次,他悉心部署,選擇多點突擊的方式,精挑細選幾個突破口,將主攻的任務交給1縱,分別從西北和正北進行突擊;助攻的任務安排給3縱和7縱,分別從東北、東南、西南三面同時突擊。3月12日清晨,李天佑一聲令下:立即進攻!各方突擊隊如潮水般向四平城方向打去。戰況和預想的一樣,一支支突擊隊先后成功攻入城內,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只用23個小時,我軍徹底拿下四平,全殲守城敵軍。
在東北戰場,李天佑又屢屢展現其猛虎之力,軍中稱譽他為“虎將”,他的軍隊被稱為“勁旅”。在李天佑的帶領下,1縱在東北戰場上打了許多漂亮仗:懷路追擊戰,殲滅敵71軍88師、91師大半部分;新立屯戰斗,配合7縱全殲敵49軍26師;參與遼沈戰役,解放東北重鎮沈陽,直搗“東北剿總”。在遼沈戰役中,李天佑率部先后參加大大小小20多場戰斗,共斃傷和俘虜敵人3萬余人。這幾場大捷不僅讓這支軍隊聲名大振,同時充分彰顯了李天佑有勇有謀的才略。1948年11月,1縱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38軍,李天佑擔任這支王牌軍隊的首任軍長。
廣西剿匪,鞏固南疆
新中國成立后,李天佑被任命為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西位于祖國南方國防前哨,但當時廣西的社會治安十分混亂,大大小小幾百股土匪橫行霸道,土匪總人數超過9萬。因此,迅速徹底地根除廣西匪患,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在剿匪工作開展之初,李天佑怕誤傷山里百姓,戰斗時難免畏首畏尾,同時他為人善良淳樸,希望通過教化改造讓土匪歸降,結果事與愿違,匪患此起彼伏、剿滅不盡。
在接到毛主席的電訊之后,李天佑總結原因、吸取教訓,謀劃出有針對性的剿匪策略。首先,李天佑要求武力肅清匪患的同時要廣泛動員群眾。由于土匪的殘忍,受到土匪威脅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因此必須做到擒賊先擒王,堅決打擊匪賊頭目。其次,李天佑提出重點打擊和分散剿匪相結合。在軍事剿匪時要“重點進剿”,對軍力進行合理配置。在土匪集中的地方集中兵力進行圍剿,土匪被擊潰時立即發散兵力展開分散駐剿。最后,李天佑主張靈活對待槍支自持問題。由于無法分清是民槍還是匪槍,又擔心民槍轉為匪賊所用,干脆將槍盡數收繳。如果被收上來的槍確屬平民所有,再交還本人,既解決了問題,又爭取了民心。
此外,中南軍區又特派21兵團司令員陳明仁前來協助剿匪。在大家的周密計劃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桂東南土匪。一部分之前心存僥幸的土匪見政府動了真格,便認清形勢,打消心中幻想,主動向政府投降。桂東南掃匪之戰勝利后,李天佑揮兵挺進瑤山,再次掀起剿匪風暴,僅兩個月不到就剿滅了瑤山近萬名土匪。廣西剿匪行動取得巨大進展,盤踞多年的土匪終被消滅。
李天佑在軍旅生涯中,展現出無畏的勇氣,宛如猛虎般英勇善戰。他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為民族獨立與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稱贊他:“一生忠貞,矢志不渝,英勇善戰,我軍楷模?!保ɡ詈}?王瑞楊)
來源:學習時報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