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x0ppm"></dl>
  • <ins id="x0ppm"></ins>
        <big id="x0ppm"><blockquote id="x0ppm"></blockquote></big><object id="x0ppm"><strong id="x0ppm"></strong></object>
        <rt id="x0ppm"><div id="x0ppm"><dfn id="x0ppm"></dfn></div></rt>

        <rt id="x0ppm"><strong id="x0ppm"><li id="x0ppm"></li></strong></rt>
        <blockquote id="x0ppm"><source id="x0ppm"></source></blockquote>

        中華龍

        王軍館長與來參觀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的外國留學生合影

        首屆三五將軍文化月共和國將軍林開園將帥后代合影

        2006年5月5日在三五文化中心有幸和毛澤東主席嫡孫毛新宇博士和六位共和國將軍合影

        紀念援老抗美五十年,援老抗美老兵為共和國開國將帥林和援老抗美群英譜敬獻花籃

        2018年“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群體)頒獎典禮在哈爾濱電視臺舉行

        王軍榮獲2018感動哈爾濱年度人物獎

        開國將帥林

        當前位置: 首頁 > 軍史聚焦 > 三五文化網 | 通道轉兵:實現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

        三五文化網 | 通道轉兵:實現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

        2022年12月14日 16:43:50 來源:中國軍網 訪問量:2542

        通道,偏僻的湘西小城,一方紅色圣土。

        冬雨,從天空而灑。通道轉兵紀念館廣場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王稼祥、張聞天五人的巨型紅色群雕巍然矗立。仰望紅色群雕,撫今憶昔,無限感慨。中共中央長征途中在通道召開的緊急會議(史稱“通道會議”),采納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放棄北進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進軍路線,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巴ǖ擂D兵”,實現了中央紅軍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

        歷史很難假設,但真相永存。湘江戰役后,紅軍雖絕地重生,但損失慘重,全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余人。湘江一江鮮血給幸存者帶來空前的悲痛,紅軍將士們開始思考:仗還能打得下去嗎?紅軍還要這樣走下去嗎?

        在苗兒山山腳下,仰望雨霧中的老山界,眼前仿佛閃過一幅湘江之戰后的畫面:冬已漸深,寒冷的空氣撲簌簌地來了。中央紅軍拖著湘江血戰后極度疲憊的雙腳,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艱難翻越連綿起伏的高山,向通道前進。

        時任紅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作為黨的首腦人物,博古親眼目睹湘江之戰的慘烈,他深感責任重大,可又一籌莫展,痛心疾首,在行軍路上,拿著一支手槍朝自己瞎比劃,“想去見馬克思”。雖然經過聶榮臻的勸說恢復了理智,但不懂軍事的他,束手無策,無計可施,仍然把希望寄托在與紅二、六軍團會合上。李德唉聲嘆氣,也無可奈何。因此,渡過湘江之后的中央紅軍繼續沿西延、龍勝山區向湘西前進。

        “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伍修權曾在《七律·歷史轉折》中這樣寫道。經歷了湘江戰役的慘烈,紅軍對長征的前途充滿了疑問?!氨己翁??”正是他們當時所思索的問題。

        通道轉兵紀念館陳列的史料記載,蔣介石企圖把中央紅軍消滅在湘江以東地區的計劃宣告破產后,立即部署新的“追剿”計劃,先后調集16個師,并修筑了4道防御碉堡,在廣西以北、湘西以南擺開了一道孤形陣地。如堅持北上湘西會合紅二、六軍團的原定方針,剛經歷湘江鏖戰遭到重大損失的中央紅軍,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紅軍占領通道縣城。 

        沿著紅軍長征線路進入通道,一路上可謂“山路十八彎”,蜿蜒崎嶇,險情頻現。俗稱“一腳踏三省”的湖南省通道縣,位于湘、桂、黔交界地帶。

        “樹三十面征旗,召來豪杰英雄,虎豹威,熊羆猛,吊民伐罪,只鼓一氣渡黃河?!边@是1861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大軍從廣西取道通道寫下的句子。語雖豪邁,但終不免折戟沉沙的悲劇命運。73年后,紅軍在“通道”之后將會通向什么地方呢? 

        通道轉兵紀念館一份留存的電報,說明了當時中央紅軍的處境已是岌岌可危?!吨斓玛P于各軍團縱隊11日西進的命令部署》稱:“綏寧已到敵六十三師,其六十二師亦將續到。有由綏寧向通道截止我軍可能。桂敵廖部昨已進入馬蹄街……企圖利用由南向北大道向我側擊……”

        歷史清晰而深刻地昭示,實事求是永遠是我們奪取革命勝利的一把“金鑰匙”。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誰在振臂一呼?當時已“靠邊站”的毛澤東,不計個人得失,在革命的危急關頭,第一個站了出來。

        通道轉兵紀念館展廳墻壁上的《到哪里去?》《行軍方向之爭》《據理力爭》的油畫,藝術刻畫了為挽救紅軍,找到革命生存的“通天大道”情景。此時,焦急萬分的毛澤東,在行軍中不時與一些中央負責人和紅軍高級將領交流看法。

        歷史,是由人創造,而一切難關險境,都在鍛造著創造歷史的人。

        時任紅三軍團四師政委的黃克誠大將記得清楚:“毛澤東同志先同王稼祥同志交換了意見,并提出需要認真考慮軍事路線的是非問題,得到了王稼祥同志的贊同。接著毛澤東同志又說服了張聞天等其他幾位中央主要領導同志?!?/font>

        大廳展柜里陳列著康克清的回憶文章,“出了老山界,來到湖南境內,不久走到通道縣的一個村子里……中革軍委在這里臨時開會,研究下一步紅軍行動的計劃。這是個十分重要的會議。在群眾的強烈呼聲、老總和周恩來的推動下,會議破例請毛澤東參加”。

        讓我們記住這個日子:1934年12月12日。當日晚,在湖南省通道縣城恭城書院,一場與紅軍命運生死攸關的臨時軍事會議在這里召開。書院屋內,兩張拼接而成的桌子、7把有座次排名的椅子和一個炭火盆,重現了88年前那場改變歷史的重要會議的場景。

        參加會議的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李德,列席會議的有毛澤東等中央政治局領導成員。會議由周恩來主持,決定紅軍的前進方向。

        李德在《中國紀事》一書中寫道:“在到達黎平之前,我們舉行了一次飛行會議……在談到原來的計劃時,我提請大家考慮:是否可以讓那些在平行路線上追擊我們的或向西面戰略要地急趕的周部和其它敵軍超過我們,我們自己在他們背后轉向北方,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創立新的根據地?!?/font>

        歷史記住毛澤東在“通道會議”上的講話:“蔣介石早已布下重兵,張網以待,‘請君入甕’,再繼續去湘西,只能是自投羅網,自找絕路?!本靡咽t軍指揮權和黨內發言權的毛澤東,在會上發了言,他要求改變行軍路線,否定“三人團”最初的計劃。會上,李德與毛澤東激烈地爭論起來。

        88年前,毛澤東那渾厚的湖南口音回蕩在會場內外:“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font>

        讓我們回溯歷史長河深處,聆聽毛澤東的真知灼見:“為什么一定要去鉆口袋?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當前形勢下,絕路逢生的唯一辦法是,惟有立即向西,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爭取打幾個勝仗,使部隊得到必要的休整,再尋找戰機,扭轉戰局,獲得主動?!?/font>

        萬里求索“實”作舟。王稼祥、張聞天堅決支持毛澤東的建議,在決定大政方針的“三人團”中,周恩來明確表示采納毛澤東的建議。于是,與會多數人贊成毛澤東的意見,毛澤東的建議被通過了。李德見自己的意見被否定,不等會議結束,便憤然離開了會場。博古因部隊受損,也不得不承認只有先西入貴州,然后再北上,“才有可能遇見很小的抵抗”,可以減少紅軍傷亡。

        恭城書院展廳陳列著一盞紅軍使用過的馬燈。當年,就是在這盞馬燈微弱的燈光下,完成了通道會議這部“曠世之作”。那一刻,燈光仿佛亮了起來,照亮了黑夜,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

        世事如棋局局新。當日下午19時30分,中革軍委發出了西入貴州的電報,并特地標明“萬萬火急”電令。是日,軍委又向各軍團、縱隊發出電令:“迅速脫離桂敵,西入貴州,尋求機會,以便轉入黔北?!?/font>

        拂曉,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中央紅軍從通道分兩路轉兵西進。一路由通道的縣溪,進入靖州的新廠、平茶,然后由新廠、平茶分兩路進入貴州;另一路由通道的播陽,進入貴州的洪州,向黎平進軍?!巴ǖ擂D兵”,把幾十萬追擊的敵軍統統拋在湖南西南地區,使敵人在湘西消滅紅軍的企圖破滅。

        時間的流逝也許會讓這些歷史細節變得模糊,卻永遠不會抹去歷史事件本身的光芒。劉伯承元帥在《回顧長征》一書中敘述這段歷史情況時說:“正是在這危急的關頭,毛主席挽救了紅軍……當時,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針,所剩3萬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font>

        “通道會議”的意義,隨著歷史的進展而愈來愈顯示出來。在這次會議上,中國共產黨選擇從實際出發,獨立自主解決了“出路”問題,在危難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挽救了革命。

        “通道轉兵”成為中央紅軍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

        遠處寒煙如織,薄霧輕籠,似給雨披了層輕紗,搖曳在云煙之中。行走在通道的山水間,聆聽穿越時空的回聲。我們不禁感慨萬千,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正因為堅持了實事求是,中國革命才一步步走向勝利……“通道轉兵”便是最好的佐證。


        作者:宋海峰 林熙 王莉莉 王倩

        編輯:張惠
        評論區
        發表評論

        評論僅供會員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網校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教育部 中國現代教育網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網警110
        鄭重聲明:本站全部內容均由本單位發布,本單位擁有全部運營和管理權,任何非本單位用戶禁止注冊。本站為教育公益服務站點,禁止將本站內容用于一切商業用途;如有任何內容侵權問題請務必聯系本站站長,我們基于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嚴格履行【通知—刪除】義務。本單位一級域名因備案流程等原因,當前臨時借用網校二級域名訪問,使用此二級域名與本單位官網權屬關系及運營管理權無關。三五文化網 特此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ICP證 京ICP備1300262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2087 三五文化網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經營許可證
        聯系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65號
        聯絡QQ:1360781304 網站值班電話:18004606931
        北京網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僅提供技術支持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国产成人a在线视频免费,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亚洲精品hd,国产v亚洲精品,6080久久无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