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塔季亞娜手捧曾祖父謝苗·列別捷夫的照片,在哈巴羅夫斯克參加“不朽軍團”游行。 受訪者供圖
“沒有人會忘記,沒有人會被忘記?!奔易」土_夫斯克的俄羅斯女孩塔季亞娜,5月9日在朋友圈寫下了這句話。俄羅斯“勝利日”當天,她佩戴“圣喬治絲帶”、手持二戰中犧牲的曾祖父的照片,參加了哈巴羅夫斯克的“不朽軍團”游行。在塔季亞娜發布的視頻里,《神圣的戰爭》和《喀秋莎》的歌聲,在望不到盡頭的“不朽軍團”游行隊伍中反復回響。
塔季亞娜動情地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我的曾祖父和無數紅軍戰士在衛國戰爭中獻出了生命,我們永遠懷念他們?!?941年,塔季亞娜的曾祖父謝苗·列別捷夫在布列斯特要塞之戰中被德軍俘虜,后遭槍殺,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1歲。
這樣的回憶幾乎存在于每一個俄羅斯家庭的記憶中。二戰中,蘇聯付出了2700萬人傷亡的代價,才換來了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今年的勝利日講話中也說:“在俄羅斯,沒有一個家庭未曾經歷過二戰的灼痛。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民對偉大衛國戰爭的記憶將永不褪色?!?/font>
普京總統曾經指出,俄羅斯和中國在二戰中是反法西斯、反軍國主義的主戰場。在那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兩國并肩作戰,為彼此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兩國人民之間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戰友情誼。誠然,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軍民也作出了巨大貢獻與犧牲。中國前駐白俄羅斯大使于振起曾表示:“沒有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反法西斯戰爭付出的代價也將更為慘重?!?/font>
但是,在二戰勝利70多年后的今天,歪曲二戰歷史、否定中俄兩國在二戰中歷史貢獻和巨大犧牲的言論,卻頻頻出現。
2020年5月8日,美國白宮對外聲稱,“只有美國和英國才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者”。2019年9月,歐洲議會在通過的《銘記歷史對歐洲未來的重要性》決議中稱,蘇聯與納粹德國1939年“共同入侵波蘭,從而發動了二戰”。近年來,波蘭方面多次質疑蘇軍在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戰斗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波蘭前外長謝蒂納和烏克蘭前總理亞紐采克都曾聲稱,“二戰期間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不是蘇聯紅軍,而是烏克蘭士兵”。英國《衛報》曾刊文稱,中國歷史教科書將“八年抗戰”變為“十四年抗戰”,“不過是為了刻意放大中國人的犧牲”。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磊看來,刻意解讀歷史或是“塑造”歷史記憶,通常是被用來滿足某些現實的政治需求。他說:“二戰確立了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美國通過對二戰歷史進行符合自身政治利益的解讀,既可以維護自身霸權地位的歷史合法性,也可以以此為抓手削弱俄羅斯、團結其歐洲盟友。但從俄羅斯方面看,維護二戰勝利成果、保護歷史的真實性,關系到其在當前東歐地區很多安全主張的合理性。這也是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地位合法性的歷史來源?!贝送?,聯合國安理會“五?!毕?,代表著各國在二戰中的犧牲與貢獻,“中國和俄羅斯在二戰中的犧牲與付出不容西方世界玷污和曲解”。
歷史在歲月中靜默,但不意味著在歲月中沉淪。正如王磊在《被遺忘的“勝利者”》一文中所寫的那樣:“西方部分人可能忘記了,當年歐美各國是如何盼望著蘇聯出兵對抗納粹德國軍隊,如何希望蘇聯承擔更多的戰爭重擔。但如今,他們對于俄羅斯(蘇聯)的貢獻選擇了無視。出于美日同盟關系和現實政治需要,他們中的很多人也似乎忘記了,當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是如何感謝中國戰場拖住了龐大的日本軍隊。如今,他們對于中國的貢獻卻惜字如金?!?/font>
俄羅斯駐華大使杰尼索夫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二戰期間,中俄兩國是盟友,也是遭受損失最大的國家。兩國人民深厚的戰斗情誼,書寫了雙邊關系史上光榮而輝煌的一頁。中俄兩國對二戰勝利的貢獻應該受到尊重和銘記,不容歪曲篡改。中俄兩國堅決反對一切試圖歪曲二戰歷史、顛覆戰后世界秩序、美化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主義的行為,“這些行為不僅不可接受,更是一種犯罪”。
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向塔季亞娜表示節日祝賀時,她回答說:“二戰是我們共同的勝利,我們都沒有選擇遺忘?!彼€表示,“歷史可能會在某本教科書上、在某些人的記憶中被篡改,但在那些追求正義、追求和平的人眼中,歷史永遠不會失去它的底色。我們會替他們記住歷史的真實面目。特別是作為戰爭親歷者和犧牲者的后代,忘記過去就等同于背叛?!?/font>
肯定有很多人沒有選擇遺忘。普京總統5月9日在紅場閱兵講話中提到,很多參加過二戰的美國老兵想要來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閱兵儀式,但他們被美國當局禁止這樣做?!暗珶o論如何,我們都因你們在共同勝利中的無畏與貢獻感到自豪。所有的盟軍戰士——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抗日戰爭中英勇的中國士兵和游擊隊員,所有為粉碎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而英勇抗爭的人,都值得我們最崇高的敬意?!?/font>
本報北京5月1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祺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 |
![]() |
![]() |
![]() |